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洊|粵西粵北對于我省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打造雙循環戰略支點至關重要。連日來,當地干部群眾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新競爭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謀劃貫徹落實工作。
粵東粵西粵北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全會提出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發揮好資源稟賦突出、市場空間大、生態環境好等鮮明優勢,順勢而為、精準施策,積極承接“一核”優勢資源溢出,高質量加快構建“一帶”“一區”,補齊發展中的短板弱項,為“十四五”廣東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努力和貢獻。
創新驅動??
打造沿海經濟帶產業強市
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沿海經濟帶是我省經濟發展主戰場,地處東西兩翼的干部群眾為如何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做強經濟發展主引擎建言獻策。
建設制造強國、數字中國,在全會公報中多次被提及。汕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字產業與工業互聯網科負責人姚紅超對此頗有感觸。他認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要充分發揮數據資源要素新價值,未來將進一步強化5G基站、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培育數字應用新業態,加快省級5G產業園建設及產業項目招引落地,深化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推動紡織服裝、工藝玩具等傳統支柱產業數字化轉型,努力打造粵東數字經濟新高地。
湛江市科技局局長吳康秀表示,將更加奮發有為推進湛江國家高新區、省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建設,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布局,打造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同時加大力度引進和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加快鋼鐵、石化、造紙三大主導產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構建高端、高質現代高新技術產業體系。
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集群,是陽江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戰略支點城市的重要抓手。陽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司徒奕彪表示,下來將著力發揮園區促進產業集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將之作為工業發展主平臺,在謀劃“十四五”發展時,按照“以上游引下游”和“以下游促上游”的雙向發展思路,加快構建主導產業鏈條高度聚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區域協調??
立足主體功能謀求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興城鎮化?;洊|粵西粵北各市干部群眾立足自身功能定位,為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動腦筋”,力爭在各自跑道上“賽龍奪錦”,共譜區域協作新篇章。
汕尾立足優勢區位條件提出“西融灣區、東聯潮汕、北通腹地、南向出?!卑l展藍圖。汕尾市自然資源局總工程師李冠廣認為,汕尾要打開發展空間,關鍵要主動承接廣州、深圳產業外溢,打通廣汕高鐵、深汕高鐵等多條快速通道,依托龍汕鐵路、紫汕高速打通北面腹地出海通道,加快汕尾新港、陸豐港群擴能提級,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聯通汕潮揭城市群協同構建能源產業聚集帶。
茂名茂南區區委書記李相認為,粵西加快發展,首要是全面接軌“雙城”、全力融入“雙區”,今后將爭取更多資源要素、重大項目、產業平臺落戶茂南,不斷增強城市發展能級和集聚能力,為建設產業實力雄厚現代化濱海城市,打造沿海經濟帶上新增長極盡好茂南責任。
潮州正在著力構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潮州市發展改革局局長黃涌群表示,暢通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的對接循環,事關潮州未來發展,將通過狠抓基礎設施硬聯通、人文旅游軟聯通、互聯網大數據云聯通,積極融入省“灣+帶”聯動發展。
三農工作??
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大文章
全會公報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洊|粵西粵北干部群眾深刻感受到,全面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將會推動廣東加快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鄉村不是貧窮的代名詞!”揭陽普寧新溪村村委會主任張惠潮表示,當地正深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力爭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拔覀儗⒉粩嗾响籼梦幕⑺l美景及田園風光,逐步構建潮汕傳統文化和嶺南水鄉融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造可留可游、可吃可玩、可住可養的‘慢游康養’模式?!?/p>
韶關市委農辦、市扶貧辦秘書科科長賴劍文表示,將擔當好統籌協調職責,努力落實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做優做強蘭花、蔬菜、水果、茶葉等農業產業,把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做得更實更到位,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鄉村振興的根本在于產業振興。梅州蕉嶺縣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湯超宏表示,圍繞打響“客都米”品牌,當地依托富硒和長壽兩大資源優勢,形成富有壽鄉特色的“米袋子、菜籃子、茶罐子、果盤子、水缸子”農業發展格局,新時期將全力推動長壽健康產業發展,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目標。
綠色發展??
更多涌現“兩山”轉化生動實踐
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北部生態發展區,當地干部群眾表示,這些年的發展經驗,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只有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清遠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新茂表示,“十四五”期間清遠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責任重大,將全力打造全省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努力讓清遠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潔凈,堅決守護好粵北綠色生態屏障,不斷擦亮“嶺南綠都”的城市底色。
云浮市科技局局長黃小澗表示,未來將在年度級科技計劃項目中專門設立社會發展專題,開展低碳領域的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以市場為導向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生態綠色技術示范與應用,為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河源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楊志表示,河源歷來以生態立市,當地正在通過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土地管理、耕地保護、礦產資源管理、測繪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等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全力助推綠色發展?!笆奈濉睍r期將繼續深入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堅持“三位一體”守好耕地紅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綜合治理、系統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南方日報記者 趙文君 李嬌 赫鵬翀 劉穩 余丹 潘俊宇 楊金鳳
文春梅 黃培強 楊金鳳 黃敏立 李沁 蘇仕日 陳欣欣 林捷永
通訊員 祝銀清 林劍湧 陳方明 歐陽海帆
統籌:駱驍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