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梅州興寧種糧大戶推廣高產量高品質絲苗米,帶動農戶致富奔康

            近日,李志新帶動成立的辰興種糧專業合作社早稻迎豐收。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開欄的話

            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即日起,南方日報開設“小康圓夢”專欄,首期推出“小家看小康”系列報道,通過一個個家庭、鄉村、企業等的“小家故事”,展現全面小康的幸福圖景。敬請垂注。

            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通訊員 林文昌 黃佑鵬

            青山疊翠,稻浪千層。火熱的7月,梅州興寧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里,農戶正頂著烈日搶收,收割機、拖拉機的轟鳴聲,合奏著一曲熱火朝天的豐收歌。

            “平均畝產721.4公斤,達到超級稻目標產量!”7月10日11時許,一陣陣的歡呼聲從新陂鎮新金村傳出,人群當中的李志新興奮地與周邊人握手。

            這個站姿筆直,總是帶著憨憨笑容的男人,正是眼前這110畝高端絲苗米綠色高效技術集成研究示范田的主人。

            小康路上飄谷香。從城里電工到回鄉種糧,從奔波謀生到帶頭奔康,這條路他走了1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今年我擴種了近千畝水稻田,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糧食種植,農業也是朝陽產業?!崩钪拘聽N爛地笑著說。

            返鄉:丟荒田種出“希望”糧

            李志新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中畢業后他隨著外出打工的浪潮去過很多地方。

            2000年以來,“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李志新萌生了回鄉發展的想法。但電工在農村能做什么呢?他看到農業機械在家鄉興起,于是開始從事農機銷售工作。經過幾年的經營,李志新獲得了較好的收益。但他也注意到,農村人口大量外出務工造成耕地嚴重丟荒,能否把耕地重新利用起來?李志新萌生了新的想法。

            2007年,適逢葉塘鎮彭陂村種煙基地租賃合同到期,耕地面臨再次丟荒。李志新便將115畝耕地承包了下來,開始嘗試種植水稻。

            憑借著對農機的深入了解,李志新成為當地較早實現農業種植機械化的農戶。每年他都將大部分農機補貼和種糧補貼、收入等用于購置農機,不僅滿足自己耕種,還經常為周邊的農戶提供幫助。

            農業機械化極大地提升了水稻的收割效率,同時也不斷降低水稻收獲的損失,初嘗甜頭的李志新逐年增加水稻的種植面積?!敖衲昱d寧支持復耕復種的力度更大了,我又承包了千畝的農田種植水稻?!崩钪拘抡f,如今他種植水稻的面積已達2000多畝。

            李志新的種糧史,也是興寧市大力推動優質稻發展的縮影。地處粵東北部、熱量充足、光照充沛、土地富含硒元素的興寧自古便是產糧大縣,是廣東省糧食主產區,糧食單產位居梅州市首位、全省前列。

            近年來,興寧市大力推動復耕復種,推廣絲苗米種植,投資建設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園區內水稻種植面積20萬畝,建設包括絲苗米名優品種篩選提升、烘干倉儲、精深加工等七大重點工程、14個項目。

            李志新也是興寧市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導種糧大戶之一?!爱a業園的建設提升了農戶的積極性,曾經的丟荒田如今都被重新利用,興寧絲苗米的品牌也建立起來了,根本不愁賣。”李志新說。

            創新:試驗田屢破高產紀錄

            “我們這次測產的‘青春優19香’是‘19香’雜交水稻,不僅產量高,更重要的是比一般的雜交水稻品質好。稻米的品質已經超過了泰國香米!”在新金村“絲苗米增香超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和推廣”早稻測產驗收現場,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理事長林青山向前來參加測產活動的專家推介。

            這110畝的試驗田,曾見證了袁隆平院士團隊屢破高產世界紀錄,如今也是新品種“青春優19香”試驗成功的見證者。

            2015年,袁隆平院士團隊看中了興寧的種糧條件,選擇了李志新的110畝稻田作為試驗田,開展“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技術”試驗,并在2016年、2020年接連打破高產世界紀錄。其中2020年11月,年畝產達1300.12公斤,創下雙季稻香米年平均畝產量的世界最高紀錄。

            今年,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也在此處試驗高端絲苗米綠色高效技術集成研究,將“有機基質”培育缽苗壯秧、旋耕機淺耕整地、機施基肥“香稻專用肥”等技術運用到試驗田中。

            “‘青春優19香’具有細長、油光亮麗的特點,煮出來的米飯香糯可口?!绷智嗌秸f。

            試驗成熟的種植技術,由李志新這樣的種糧大戶通過合作社向農戶推廣。如今,興寧的絲苗米不僅產量上來了,品質提升了,農戶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以前1斤稻谷最多只能賣到1.4元,如今能賣到2元?!崩钪拘抡f,他的稻田除了跟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合作外,還與本地的農科所等長期合作,將最新、最高端的耕作技術運用到種植過程中,“不斷滿足市場對高端米的需求?!?/p>

            傳承:成為新時代的智慧新農人

            李志新的兒子李宇導,也追隨父親的腳步,走上了“種糧之路”,成為新農人。

            出生于2001年的李宇導,已是一名植保無人機作業能手,可以熟練地操控無人機進行播種、農藥噴灑等。在李志新看來,兒子是出于對無人機的興趣才踏入“農”門。但對李宇導來說,更大的滿足來自收獲感:“我和父親辛苦種下去的稻谷長成金黃的稻穗,這種滿足感,難以描述?!?/p>

            李志新帶動的不僅是自家兒子,還有村子里的百余戶種植戶。2009年前后,合作社的模式讓李志新看到新的發展方向。于是,他帶動成立了辰興種糧專業合作社。有了合作社,他發揮自己農機齊全的優勢,與周邊一些村簽訂長期合同,一方面傳授耕種知識,一方面傳授農機技術、維修保養經驗等,為村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宣傳推廣和農戶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戶也加入了合作社。李志新說,合作社剛成立時僅有5戶農戶、130畝耕地,如今已發展到150多戶農戶、5000多畝耕地,出產的大米也暢銷國內外?!叭ツ贽r戶每畝的收益在1400—1500元之間,今年還會有所增加?!崩钪拘抡f,如今合作社里的農戶幾乎家家戶戶蓋上了新房,日子越過越好。

            與新陂鎮毗鄰的葉塘鎮上,農耕文化展示中心已完成布展,正等待開放。作為興寧市省級絲苗米產業園的項目之一,中心開放后將與葉塘鎮、新陂鎮、大坪鎮等產業園覆蓋的鄉鎮串珠成鏈,形成農業旅游線路。

            “附近的農家樂、民宿都建起來了,我們也計劃在農田里建設體驗項目,讓游客能體驗務農的樂趣?!崩钪拘抡f,他的腳步不會停歇,他希望帶動農戶發展智慧農業,成為新時代智慧新農人,“我想為國家的糧食產量、糧食安全作貢獻,也想讓更多人認識到種植水稻是朝陽產業,充滿希望。”

            統籌:袁佩如 湯凱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