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樁實事辦進群眾心頭,民生溫度持續升溫升熱。8月25日-26日,江門市委宣傳部、江門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以“民生實事看江門”為主題,舉辦媒體沙龍,邀請中央、省、港澳30多家主流媒體組團,走進享有中國第一僑鄉美譽的江門。
據了解,今年江門市、縣兩級共梳理推出民生實事、微實事項目4063項,已完成(整體完成和按節點計劃完成,下同)3376項,完成率83.09%。目前,市級100項民生實事已完成78項,提前完成的有33項,完成率78%;市級前6批“民生微實事”已完成399項,完成率94.6%。
民生是社會和諧的基石,是黨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江門市高效推進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多措并舉補齊服務短板,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向高質量發展實效轉化。
片區黨校開進村門口
第一站,媒體團來到臺城街道在桂水村掛牌成立的片區黨校?!斑@里是我們的課堂,可以同時容納100人?!薄斑@里掛著的是我們黨校黨史學習教育‘菜單式’培訓課程表?!薄谄瑓^黨校工作人員甄楚瀅的指引下,這所開在村莊里的“紅色家園”一點點揭開“面紗”。
農村黨員培訓中,普遍存在居住分散集中難、資源短缺學習難、計劃不強落實難、形式單一見效難等問題?!芭_城西區基層黨員的比例達到28%,過去他們參加教育培訓往往得跑到街道上,路途遙遠不說,大部分村民還得忙于農活,黨史學習教育難以向基層延伸?!闭绯]說。
“能不能既滿足學習教育的需求,又讓農村黨員少跑路?”帶著這樣的想法,臺城街道說干就干,選址位置相對中心的桂水村,并投入300多萬元,在該村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新建街道片區黨校。今年6月24日,片區黨校正式開放。
街道片區黨校是怎樣運行管理的?師資的短板如何解決?如何確保村級黨校開課講出成效?面對媒體團的疑問,臺城街道黨工委委員袁彩鳳一一解答:“我們聘請了專業講師、先進典型、能人好手、基層干部、土專家等師資隊伍,瞄準村情民風和依靠種養的發展特點,開展實用技術和致富技術等培訓?!?/p>
據介紹,臺城片區黨校自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開展專題培訓和現場教學63場次,培訓黨員群眾5267人次,成為了黨員群眾的“紅色加油站”,以及田間地頭的“黨建陣地”,真正實現黨性教育、本領提升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沼澤地變身濕地公園
村民李潔芳在桂水村住了近三十年,家門前一口惡臭的沼澤地,雜草叢生,曾讓她寸步不想走出家門。今年來,沼澤地的改造被列入臺山市民生實事清單,芳姨的“心結”也終于得以打開。僅用20天時間,就基本完成了沼澤清淤整治、鋪設石徑小道、安裝玻璃棧道、增添睡蓮綠植、景觀置石等工程,曾經的沼澤地搖身一變成為濕地休閑公園。

在媒體團面前,芳姨顯得洋洋得意,“炫耀”道:“公園修好后,不光味道沒了,風景比以前也不知好看多少倍,在這生活也舒服了不少。尤其是睡蓮開花的時候,村子前前后后擠滿游客,可熱鬧了?!?/p>
今年7月正式啟用的蓬江區智水展示中心,展示著和沼澤地變身濕地公園類似的蝶變?!皬?016年起,登記在冊的江門黑臭水體有12條,其中與蓬江區相關的有6條。蓬江區累計投資超33億元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2020年,該區6條黑臭水體順利銷號,城市建成區域黑臭水體消除率達100%?!敝v解員詳細介紹了近年來江門水環境治理工作情況。
媒體團通過現場講解、視頻影像、治水沙盤等方式,清晰地了解江門水系發展歷程及江門市、蓬江區兩級政府近年來為改善水環境所作的努力。緊接著,一行人來到江海區科技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近距離體驗江門又一項順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幸福工程”。
據悉,江海區“兩館一中心”總投資約3億元,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正式對外開放后,成為市民學習、休閑的好地方。其中,科技館是江門市第一間大型綜合科技館,以普及自然科學、現代科技為核心內容,分為兒童樂園、探索發現、生命科學等三大主題展區,目前已接待市民游客超過12萬人次。(李健群 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