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遇上新變化。2021年學年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首個學期,各中小學將采取哪些措施,真正減少學生負擔?
今秋起,廣東將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個學時,下午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后半小時。
南方日報記者走訪發現,一方面,不少學校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設更多特色課程,豐富課后服務內容供給;另一方面,多所中小學表示將開展分層教學,減輕作業負擔,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分層教學落實減負
不久前,廣州“雙減”細則出臺,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灣區學校執行校長程惠云介紹,該校將采用分層次、分特色的團組化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學生的特質和愛好、不同的學科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和項目式學習模式,“同一個班級,可以分層教學,分為基礎內容、拓展內容,老師設計不同的問題和任務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讓班上同學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每個孩子都‘吃飽’‘吃好’,同時消化得了?!?/p>
由于新學期開始,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灣區學校只有小學一年級和初一學生。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該校將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孩子理解知識,內化知識,發展能力。對初中生,該校將采用“班級制+導師制”的學生培養模式,最大化跟進學生的個體發展,為每位學生提供切合自身成長的專業引導。
廣雅中學校長葉麗琳表示,該校將實施分層作業,根據學生不同的水平層次來布置個性化作業,嚴控學生作業難度與完成作業時間,真正減少學生的負擔與壓力。
有了更多特色課堂
在課后服務內容的供給上,除了保障作業輔導外,不少學校積極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引入更多特色課程,充實力量提升課后服務的吸引力。
省實荔灣學校第二小學部邀請家長、教師代表和行政代表參與課后托管第三方機構的遴選,擬引入廣州市番禺區啟航教育培訓中心為該校提供學生校內課后托管服務,目前正在公示中。清華附中灣區學校則已與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單位建立聯系,將引入更多體育課程進入校園,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省實荔灣學校第二小學部副校長林琳說,在托管機構確認之后,該校將在提供基本托管服務之外,根據學生特點,提供如體育、藝術等多元化的素質拓展課程。
汕頭金濤小學根據師資實際情況和學生年齡特點,一、二年級以教師看護指導學生為主,三至四年級以基本托管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同時還開展美術興趣班、合唱班、棋類班等興趣小組活動。汕頭金中華僑試驗區學校則在課后推出“趣味編程”系列拓展課程,通過趣味性的游戲,讓學生輕松掌握編程的基本邏輯與運用。
廣州市第五中學探索普通和特色托管服務措施,學生可選擇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作業,也可以參與人工智能與科幻寫作課等特色課程,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課堂改革創新提質
廣州實驗中學籌備組組長、廣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員劉金軍決定到學校上歷史課。這已經是時隔多年后,再次站上三尺講壇。
今年,廣州實驗中學正式招收第一批學生,作為市教研系統直接參與辦學的學校,教研員親自走上講臺,共同參與一場教育改革實驗。
劉金軍說,廣州教研院有教研員,也有研究員。其中,作為“老師的老師”,教研員會到廣州實驗中學上課。他們要在課堂上為老師上研討課和示范課,直接帶著老師們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
在教研院學術顧問譚健文看來,課堂質量包括了課程設置、課堂改革和師資培育等方面。她說,提升課堂質量不是像練肌肉反復練,布置大量作業,而是在關鍵地方點撥,培養學生思維方式,“如果陷入成績競賽里,就跟其他學校沒有太大區別?!?/p>
“像培養研究生一樣培養中學生。” 廣州市教研院院長方曉波說。?
劉金軍則認為,研究思維的培養,不只是做題,還要參與到真實世界里的研究,與前沿科技對話,了解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與規律。劉金軍說,作為老師,我們不是簡單在這里建立一所學校,我們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真實世界里體驗,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目前,廣州實驗中學還得到了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院、百濟神州等科研院所和高新企業的支持,力求共同探索“科教融合”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學生愿意來,家長也想讓孩子來?!眲⒔疖娬f,這是判斷一所學校吸引力的重要標準。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劉佳榮 張柳青 蔡沚彥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