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上,旅美青年鋼琴家畢聰受邀參加“灣升明月,云端唱響”——中秋啟幕音樂會,在“世界最高音樂廳”云頌公益音樂廳為觀眾演奏了李斯特《旅行歲月》第一集:瑞士游記、李斯特《奉獻》、舒伯特《C大調流浪者幻想曲》。現場座無虛席,畢聰彈得非常用心,起立致謝時已汗流滿面,完成一場充滿激情的演奏。

本場音樂會作為云頌公益音樂季的開幕音樂會,由鵬瑞公益基金會、云頌公益音樂廳主辦,象征著2021鵬瑞公益音樂季正式啟幕,接下來還將有多位藝術家匯聚320米云端之上聯袂獻禮。
畢聰,90后鋼琴家的杰出代表,出生于廣州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畢建平是著名作曲家及鋼琴教育家,母親魏秀萍是音樂教育家。
畢聰有著“開掛”般的履歷——4歲開蒙,6歲登臺,一路就讀音樂名校,師從多位鋼琴大師,在國際音樂比賽舞臺上斬獲多項大獎,演出足跡遍及全球,得到國內外音樂界多位大咖的賞識贊揚,音樂天賦肉眼可見。

今年5月,畢聰在美國名校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以優異成績畢業。8月6日,這位“學霸”回到家鄉廣州,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舉行“浪漫狂想-畢聰鋼琴獨奏音樂會”,準備了與以往不同風格的曲目,與現場觀眾一起沉浸在音樂的旅途中體驗不同的心境,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浪漫鋼琴演繹。
據悉,本次演出是畢聰時隔6年再次登上深圳舞臺。來到有“世界最高音樂廳”之稱的云頌公益音樂廳,畢聰稱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在71層的音樂廳演奏,風景、視覺都是他在全世界沒有感受過的,在這么高的地方演奏的感覺很不一樣。
畢聰坦言,6年前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音樂的詮釋能力并不像現在這么富足,現在跟鋼琴的關系更加親近,可以更流暢地通過介質表達傳遞內心的感受,這是6年以來最顯著的一個變化;這樣的一個“小提升”,使得他可以把一些美妙的音樂再次帶給深圳這一片土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不過,錯過這次音樂會的深圳聽眾不需要再等待6年,在畢聰接下來的演出計劃中,10月8日、10月24日、11月2日,他在深圳都有音樂會安排,與鵬城非常有緣分。
畢聰的成長環境受西方音樂的影響更大,但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歡中國音樂,最喜歡的是西河大鼓、京韻大鼓,包括豫劇、越劇、河南梆子非常多的曲種。他認為在研究深了以后,會發現哪怕隔了幾千年文化不同,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西方音樂與中國音樂在某種靈魂層面上、節奏上非常相似,這不禁讓他覺得有可能人類真的最開始就是從一個地方來的,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只不過時過境遷,大家就有了分別。
談到是否有做出有自己民族特色作品的“野心”,畢聰坦言過去很多偉大的作曲家,可能都在人類行走的道路上,不僅鋪了磚,而且還建了“寨”、建了“城堡”,或者在某個地方建了一個“天堂”,他希望自己也能“鋪上幾塊磚”。他對繼續發展中國音樂的想法是存在的,可是方向還在尋找。有很多種操作方式,但哪一種是真正從內心之間迸發出來、他不得不做的那一種,目前還沒有迸發出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