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10月9日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決定成立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組,啟動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籌建工作。
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副主任祁春波接受南方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廣州期貨交易所創建進入實質性階段,是證監會在新形勢下加快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加大商品期貨市場開放力度的重大舉措。
業內學者表示,廣州期貨交易所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堅實的產業基礎,整合產業、金融、科技、商品和人才要素資源,打造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和期權定價平臺。
實力??廣州期貨行業曾領跑全國
期貨市場具有兩大重要作用,一是以遠期合同轉移價格波動風險。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價格受氣候因素影響很大,通過遠期合同提前鎖定價格可以規避價格頻繁波動的風險;二是掌握定價權。我國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但很多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離貿易強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廣州是國內期貨行業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1992年,廣州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到1994年,廣東期貨公司數量直線攀升至130多家,期貨從業人員、成交量等關鍵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廣州商品期貨交易所和華南期貨交易所于1993年相繼成立,后經合并成為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但在此后的全國期貨行業大整頓中,全國15家交易所合并為3家,即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由35個削減為12個。
2006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準,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成立,自此形成國內期貨交易所四足鼎立的格局。
中國證監會數據顯示,廣東目前擁有21家期貨公司,數量僅次于上海。與此同時,廣東省擁有195家期貨營業部,數量僅次于浙江省。期貨業務辦理量、從業者人數居全國前列。
2006年開始,廣州開始踏上啟動恢復設立廣州期交所的征程。2015年,國務院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中要求,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2019年初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明確將粵港澳大灣區期貨交易所設在廣州。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第五家期貨交易所未來落戶廣州,國內期貨交易所四足鼎立的格局將被打破,有利于廣州補齊金融短板,促進交易要素進一步向南集聚,以更全更大更優的金融平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
焦點??積極做好期貨品種研究論證
目前,全國碳市場啟動準備工作還不充分,生態環境部表示,由于目前碳排放現貨市場尚未啟動運行,現階段推出碳排放期貨條件不成熟,建議廣州期貨交易所設立方案中刪除碳排放期貨相關表述。
據廣州市政府披露,下一步廣州市將報請省政府向國務院請示,懇請國務院批準同意不再限定廣州期貨交易所以碳排放作為首個品種,將上市品種調整拓展為“服務綠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期貨品種”,并加強與證監會、生態環境部溝通協調,積極做好期貨品種研究論證,加快推進廣州期貨交易所設立工作。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副司長夏光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斷深入,對社會和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減排要求,也給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和機遇。未來環境權益交易應當在支撐相關部門運用市場化手段完成政策性減排目標這一方向上有更多作為。
祁春波向記者表示,目前證監會與廣州市政府仍在協調廣州期貨交易所首推期貨交易品種,但可以肯定的是,廣州期貨交易所將形成與其他四大期貨交易所現有期貨格局互補、錯位發展的狀態。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這一國家戰略高質穩步推進。
“監管層在品種審批時極力避免重復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未來在增量發展方面有更大的前景?!崩畲笙鲞M一步表示,綠色金融的范疇相當廣泛,交易品種不再限定于碳排放對廣州期貨交易所而言將帶來更多可能性。廣州期貨交易所未來的品種交易定位應該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在易于認證、易于交割、易于計量方面加強設計,瞄準標準化和全球化的方向精準發力。
起航??面向未來的綠色資產
目前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種是棉花、白糖、油菜籽等農作物;大連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種是大豆、玉米、粳米等糧食品種;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種是黃金、白銀、燃料油等金屬能源;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要是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
如果說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標的物是傳統大宗商品的衍生品,是對原材料的價格發現機制;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標的物是股指和利率等金融類產品的衍生品,是金融要素的價格發現機制;那么,廣州期貨交易所交易標的物則是面向未來的綠色資產,是對未來發展權的價格發現機制。
自2006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后,國內已有14年未新設期貨交易所。作為國內第五家期貨交易所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如今順利進入籌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廣州期貨交易所將為這一世界級城市群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表示,廣州期貨交易所在推出模式上或將參考特定品種對外開放的模式,在推出初期直接引進境外交易者。
中國銀保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副主任廖媛媛介紹,下一步中國銀保監會將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一道為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綠色金融產品及優化人民幣結算交易等過程賦能。
南方日報記者 趙雨笙
統籌策劃 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