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瑤鄉館、風雨橋、辣椒種植基地、瑤家酒廠、靈芝種植基地、肉雞養殖示范基地……在決戰脫貧攻堅戰階段發展起來的一個個景點、產業,正為清遠市陽山縣秤架瑤族鄉秤架村的鄉村振興持續“造血”。
秤架村的網紅景點風雨橋。(來源:受訪者供圖)
說起秤架村,很多人也許會陌生,但說起廣東第一峰“石坑崆”景區,知道的人就會多很多。廣東第一峰北面的入口正位于秤架村。幾年來,廣東省民宗委通過“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籌集的資金等,通過“紅色引領”“綠色崛起”“全面推進”,讓秤架村這個昔日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發展旅游紅綠結合,做強鄉村旅游業
秤架村曾是省定貧困村,2016年5月定點幫扶以來,廣東省民族宗教委投入扶貧資金1100多萬元,其中通過“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等途徑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省、市、縣幫扶資金40多萬元,其他社會組織幫扶資金100多萬元。
秤架村背靠南嶺,林木蔥郁,坐擁好山好水,但因為受限于群山困囿、交通閉塞,經濟發展落后。
龔勁松(右二)介紹秤架村的黨建情況。(來源: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駐秤架村第一書記龔勁松告訴記者,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對口幫扶以后,從“紅色引領”“綠色崛起”“全面推進”三方面入手進行全方位的幫扶。
“紅色瑤鄉館2020年初建起來后,一年就吸引了近100個團隊來參觀。”龔勁松說,秤架村有著不少紅色資源,秤架村是陽山縣與國民黨戰役中的最后一個據點,在解放軍強大攻勢下宣布解放,此戰役的勝利標志著陽山縣全境解放。為此,幫扶單位整合資源,建起了紅色瑤鄉館,里面有數字化的黨史簡介,同時圖文并茂地展示本地英雄的感人事跡以及脫貧攻堅成果展示等,帶動了紅色旅游的發展,過來參觀學習的團隊、游客絡繹不絕,紅色瑤鄉館還被評為“陽山縣十大微型博物館”之一。
提到旅游,幫扶單位也沒有放過秤架村緊挨廣東第一峰的天然優勢。幾年來,駐村工作隊通過修水利、通公路,新農村建設等,把秤架村建設成一個美麗鄉村。2020年,幫扶單位協調多方籌集資金建起了一座風雨橋,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使風雨橋很快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點,吸引了大量游客,經統計,光餐飲業的利潤就比建設前提高了15%?!按謇锏穆糜螛I一定要發展起來,我們的目標是在村里打造兩個4A級的景區?!饼弰潘蓾M懷信心地說。
振興產業資金重點投入“造血”產業
扶貧產品靈芝。(來源:受訪者供圖)
旅游發展是一方面,在龔勁松和幫扶單位看來,要真正打贏脫貧攻堅仗,實現鄉村振興,還必須抓關鍵,推動產業振興。在廣東省民族宗教委自籌的1000多萬元資金中,超過一半的資金都投入在產業幫扶上,發展起來的產業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40多萬元。
入股光伏發電、水電項目,發展瑤家酒廠、肉雞養殖、靈芝產業、辣椒種植、中草藥種植,一個個“造血”項目不但為打贏脫貧攻堅仗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也意義重大。
在這些項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瑤家酒廠、肉雞養殖、辣椒種植等。龔勁松告訴記者,這里鄰近廣東第一峰,也位于北江源頭,水質非常好,非常適合制酒,但之前當地沒有一家成規模的酒廠。為此,秤架村跟當地一家酒廠合作,擴大酒廠基礎設施,不但做出了當地的品牌,也讓村集體每年可獲得6.4萬元的收益。在生產傳統純釀米酒的基礎上,該酒廠還計劃推出靈芝酒、黃精糯米酒等,全年產量可達30噸。
用當地的好水合作開發的瑤酒,現已成為當地的名牌。(來源:受訪者供圖)為了幫助原來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駐村工作隊還投入資金56萬元,與廣東天農公司合作,建起兩個現代化養殖標準雞舍,出租給兩戶有意愿養雞的有勞力貧困戶為公司代養殖,天農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保價回購,每年每戶養殖戶可獲得3.5萬元收入,并示范帶動其他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業。此外,兩個雞舍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共2萬元。
2020年,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還積極引進廣西一家公司,發展250多畝的辣椒種植產業(在另一條村種植300多畝)。辣椒項目不但盤活了土地,發展起產業,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而且帶動了全村的富余勞動力就業?!爸灰獊砩习?,每天就有80元收入,我們全村的富余勞動力還不夠用呢,老板一年光支付工資就有300多萬元?!饼弰潘烧f。
扶貧產品辣椒。(來源: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還利用單位的優勢,廣泛動員各社會組織的力量加入幫扶,為當地群眾提供義診、助教等活動。
經過廣東省民族宗教委的精準幫扶、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秤架村這個“藏在深山中的寶庫”終于逐步被挖掘出其應有的價值,正在朝著鄉村振興的路子闊步前進。
(作者單位:廣東新快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