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韶關:五年籌集精準扶貧資金 31.23億落實幫扶舉措

            南方網訊 近年來,韶關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第一民生工程,在上級扶貧部門的精心指導和40個省直、209個東莞市定點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9月7日,韶關市舉行“講好脫貧攻堅好故事”媒體座談會并組織開展采訪采風活動中,記者走進韶關仁化縣、南雄市等地,感受精準扶貧帶來的巨大改變。

            75寸大電視、雙門冰箱、柔軟的沙發……走進仁化縣董塘鎮董中村村民廖甲娣的新家中,兩層半的小洋樓里裝飾溫馨,各種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很難想象這是一家貧困戶。

            廖甲娣告訴筆者,2008年她的丈夫因車禍離開人世,留下二女一兒三個孩子,家里負債累累。2016年,廖甲娣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改變廖甲娣一家的命運,當地政府和幫扶單位幫其搭建養殖棚1個,種植棚1個;發放農資6批次;農業培訓及現場指導50多次;并對她家進行危房改造。

            在扶貧政策支持下,廖甲娣不等不靠,勤勞奮斗,通過發展養雞產業改變了家庭原來的貧窮落后面貌。如今,廖甲娣一家共養殖家禽2000只左右,養殖魚3.5畝,還種植了1.5畝的百香果。

            “現在僅僅是養雞一年就有好幾萬的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從3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長到了現在的全家年收入達7萬余元。”廖甲娣憨笑著說。

            廖甲娣一家的變化是韶關市脫貧攻堅工作的縮影。五年來,韶關全市共籌集各類精準扶貧資金31.23億元,全面落實了各項幫扶舉措和保障政策,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所有貧困村、貧困人口100%達標。2019年底,韶關市278個貧困村全部達到退出標準;今年4月底,全市33008戶84454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2016、2018和2019三年,韶關市扶貧開發工作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均被評為“好”等次,綜合成績在全省有脫貧攻堅任務的地級市中均名列第一。連續五年,韶關市學生資助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名,精確對接了教育最貧困群體。

            韶關市各地還積極發展“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扶貧產業,形成了118個省級專業村、26個省級專業鎮,并有83家企業261個產品認定為省第一批扶貧產品,排名全省第二。2019年底,省定貧困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每村達13.39萬元,比2016年底增長316%;貧困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1.4元,比2016年底增長130%。

            南方日報記者 范永敬 通訊員 沈明禮 蔡仁銀 劉佳 朱嗣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