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掛牌成立“中國生長發育健康科普示范基地”,同時宣布開設兒童與青春期內分泌門診。
“我們發現很多兒童生長發育異常是內分泌疾病,如大部分矮小癥、性早熟、肥胖癥等?!蹦戏结t科大學順德醫院院長沈潔說,對從小就在兒科內分泌門診接受治療的患兒,長大后無法一下子適應成人門診的治療節奏,導致治療過程出現了斷層或脫節,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管理。
兒童生長發育疾病的治療療程長,需要定期檢查、復診、咨詢,而且不少生長發育問題還需要多學科聯合會診才能得到解決。
沈潔表示,作為佛山地區首個兒童與青春內分泌門診,醫院將搭建多學科專家聯合門診平臺,高效解決患者長期就診的過渡問題,保證兒童患者持續治療,為患者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好地服務社會。
【鏈接】兒童生長發育Q&A
《2018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顯示,我國平均每1800名兒童配備一名兒科醫生,而每3.9萬名有長高需求的兒童才配備一名生長發育專科醫生。而且,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兒童保健醫生對兒童身高問題的認知并不高。
沈潔表示,未來將進行大眾科普教育,同時還要積極參與支持更規范、更廣泛的醫生培訓,讓更多的基層醫生正確認知和規范診治生長發育疾病。
問:家長如何自行判斷孩子身高有沒有落后?
南醫大順德醫院第二門診部主任姚敏卿:從臨床醫學的角度界定,矮小是指同種族、同性別和同年齡的兒童個體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數(P3),可診斷為矮小癥。也就是100個人排隊,孩子排在前3位。作為家長要定期檢測孩子的身高(建議3個月測量一次),階段性對比生長速率,觀察孩子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身高增長異常,需要盡快到??崎T診檢查。
問:社會上有不少家長認為自家孩子是屬于晚長的,如何指導家長識別是否晚長呢?
姚敏卿:發育雖然有早晚之分,如果與相應年齡的平均身高相差3—5厘米,晚長一點有可能追趕得上來,但如果相差20厘米,晚長追趕的概率比較低了。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晚長,建議可進行骨齡評估,看看骨齡是落后還是提前,同時還需要結合激素檢查做好成年身高預測。
問:一般情況下,兒童生長規律是怎樣的?
姚敏卿:兒童生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生長速度不同,并非等速生長的。人生的第一個生長高峰是在出生后第1年,大約生長25厘米/年,主要受營養和生長激素的調控。第二個生長高峰期是進入青春期,出現身高和體重的快速增長。主要受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的調控,青春期每年身高至少增長7厘米,兒童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長至少5—7厘米。
問: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識別孩子是否為性早熟?
南醫大順德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治醫師朱展雯:從醫學的角度,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或女孩10歲前月經初潮,可以初步判斷為性早熟。女孩以出現乳腺結節,男孩以睪丸體積增大為首發表現。
問:性早熟對孩子有什么危害?
朱展雯:首先性早熟有損成年終身高,可能導致成年矮身材、成年后的就業以及婚姻各方面的影響;其次,初潮早現會誘發月經紊亂、卵巢早衰;另外,性早熟容易出現與年齡不相應的心理行為,嚴重者甚至出現社會問題。呼吁廣大市民家長務必重視孩子的發育情況。
問:廣東人比較喜歡煲湯,比如說市面流傳較多的海馬田七湯,請問這樣會對孩子的性早熟有影響嗎?
朱展雯:在中醫的角度海馬具有溫腎壯陽的功效,這是不適用于兒童的。另外,因為海馬含有一些類性激素的物質,所以服用剛開始可能會使得孩子長高加速,但也正因為有類性激素的存在,可能引起骨齡老化加速,透支了以后的身高增長空間,最終使得身高受損,得不償失。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通訊員 岑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