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位于廣東湛江市東海島的中科煉化銀塔璀璨,30萬噸的油輪??坑谥锌茻捇痛a頭,成噸的原油如黑色血液順著廠內輸油管道進入千米外的生產裝置,為中科煉化的營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去年的6月16日,隨著6套關鍵裝置相繼引料開車,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云投產”儀式在北京、廣州、湛江三地同步啟動,打響中科煉化高質量發展的發令槍。
一年來,中科煉化面對新企業、新裝置、新技術的考驗,完成從工程建設到生產運營的平穩過渡,與湛江東興實現資產重組,充分發揮廠區前港后廠,距離中東原油主要產地海上運輸距離最近、產品輻射國內核心市場和東南亞的區位優勢,跑出投產即盈利的提質增效加速度。今年1至5月,中科煉化累計加工原油596.76萬噸,生產乙烯34.09萬噸,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躋身先進,效益在中國石化同規模煉化企業中排名第一,以優異的生產經營業績,實現“發展一方產業、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方環境”的承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我們國產的技術已經不比國外差了。這臺完全國產化的裂解爐是目前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的,它的運行周期比一般裂解爐長了50%,熱效率達到95%?!?月12日,中科煉化7號裂解爐,單臺30萬噸/年的氣體裂解爐圓滿完成了第一周期115天的運行,化工一部經理陳育輝喜出望外。
這是中科煉化國產化設備應用的縮影,在這里,超過95%的煉化生產技術和設備均由國人自主研發生產,以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大胃口的國產“巨獸”2000噸級“SE-東方爐”,吞入煤炭,吐出氫氣,截至目前已累計生產氫氣4.6萬噸,作為中國石化“十條龍”攻關項目之一,為新一輪能源布局做好鋪墊。
據了解,中科煉化的員工僅1640人,這對于一家具有100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產能的煉化企業來說,人數之少,絕無僅有。他們建立全崗位價值圖譜,設置精簡高效的“兩級管理”模式,實行部分生產輔業外委,集中力量做精做強煉化生產主業。
同時,中科煉化是中國石化系統內第一家全面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部署的智能工廠,依托石化智云平臺開發應用,打通不同系統間的功能、數據、環境,形成“數據+平臺+應用”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已上線經營管理層面9個應用,生產運營層面30項應用,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有效融合。(李海 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