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3月14日電(記者 方偉彬)廣東省人民檢察院14日通報,近兩年來,廣東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食品藥品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3500多件,提起訴訟270多件,法院判決支持懲罰性賠償金1.6億多元,成功辦理了一批全國典型案例。
近年來,廣東省檢察機關持續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工作力度,通過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專項活動,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監督。
在當日發布的案例中,違法制售“神藥”被“一鍋端”的案例值得關注。2017年,被腳癬困擾多時的龔某使用了朋友黃某贈送的神奇“藥膏”后,自我感覺有所好轉。龔某找到黃某,并從黃某處進貨,在網店、地攤銷售,兩年時間營業額達到39萬。同時,龔某還將藥膏分銷給鐘某、龍某、王某等人進行銷售。據黃某供述,他所轉售的“神藥”是以3.5至5.5元的低價從張某夫婦處批發來的。
張某夫婦是從江西某公司獲得一份“神藥”配方,二人在未取得藥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且生產配方未經科學檢驗的情況下,開始生產活絡油、虎毒膏、龍虎膏、除癬靈、腳臭靈等假藥并進行包裝銷售。這些“藥膏”通過層層轉銷或自行零售等方式,經微商、網店、地攤等渠道對外銷售,銷售范圍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和地區。
張某等17名被告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后,佛山市順德區檢察院將案件線索移送佛山市檢察院。佛山市檢察院對張某等人嚴重侵犯眾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經公告程序后,佛山市檢察院依法向佛山市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決張某等17名被告對其生產、銷售假藥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連帶承擔懲罰性賠償金200余萬元,并在國家級媒體進行賠禮道歉。2021年5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全部支持了檢察機關提出的訴訟請求。
“相對于普通的消費者,檢察機關具有更強的調查取證能力。檢察機關在查明假藥的生產者和多層級銷售者共同侵權事實的基礎上,讓假藥黑色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違法者依法連帶承擔懲罰性賠償民事責任,可以有效全面打擊制售假藥行為,并對其他違法者形成震懾力?!睆V東省檢察院檢察官趙一瑾說。
接下來,廣東省檢察機關將針對藥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特別是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假藥劣藥以及違規銷售精神藥品等突出問題加大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