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的蜂
“包裝上寫著無糖無鹽無脂肪無碳水無能量,我當時就打給了宇航局,說我找到了反物質?!?/p>
網友創作的這個段子,形象說明了現在一些食品包裝標識的亂象。
最近,市場監管總局通過《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食品包裝不得標識“無添加”“零添加”等字樣。
許多網友對此摸不著頭腦,“無添加”“零添加”,不是一件好事嗎?
并非如此。食品添加劑是調味、保質的需要,在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可以放心合理使用。
法律不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本來就沒必要標識“無添加”;法律允許添加的情況下,刻意強調“零添加”,會讓消費者誤認為添加劑有害,將添加劑“妖魔化”。
2009年通過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只對“真實準確”“科學合法”“通俗易懂”作了要求,沒有添加劑的說明。一些企業正是抓住了這個空子,大打擦邊球。
法律不是萬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法律有滯后性,它不能預見所有問題,也無法面面俱到。添加劑是近十年才被突出的問題,有所漏洞也是正常的。
此次征求意見稿查缺補漏,體現了法律因時而變,對社會熱點的關注。也有助于“撥亂反正”,有利于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這也對生產者提了一個醒:食品標識就像一面鏡子,是人們決定是否購買產品的第一信息源。在這上面耍小聰明、玩套路,欺騙消費者,是走不遠的。
管理辦法通過之后,也期待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執法,真正剎住胡亂標識的不良風氣,讓食品安全從準確標識做起,從誠實守信做起!
【作者】 王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