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惠州市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惠州市醫保局”)舉行惠州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工作推進會。惠州市醫療保障局局長賴蓉提出,作為省醫保局確定的第二批醫保信息平臺試點地市,惠州將在2021年1月1日前完成上線準備工作,隨后按省統一部署正式啟動上線。
惠州醫保信息平臺上線后,藥店結算、包含異地的門診結算、包含異地的住院結算、醫藥機構費用結算對賬、醫保線上支付及醫保處方外購等業務將實現“掌上辦”,為市民提供更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醫保服務。
2021年前完成上線準備工作
記者了解到,由于目前沒有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過度用藥、過度醫療、過度檢查缺乏對標標準,影響醫?;鸷侠硎褂谩?刂漆t療費用過快增長缺乏有力手段,存在轉移接續醫保關系、就醫結算、異地就醫不方便等問題。藥品、耗材種類品規繁多,標準不統一,造成管理難點和盲區,價格不夠公開透明,缺乏信息化監管手段,難以有效遏制欺詐騙保現象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惠州在內,當前各地醫保信息系統仍然存在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系統分割、區域封閉、煙囪林立等問題。而新的醫保系統建設,正是劍指這些問題。
廣東省是全國首批16個醫保信息化建設試點的重點省份之一。今年9月23日,在中山市舉行的廣東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啟動現場會透露,廣東省醫保信息平臺建設歷時一年多,完成了信息系統建設的論證、規劃、設計,并確定了全省醫保信息平臺的部署實施方案,已滿足上線使用的條件。與此同時,廣東省醫保局把汕尾、韶關、中山三個地市作為首批試點地市,將于12月1日前完成首批上線工作,其余包括惠州在內的18個地市已啟動上線準備工作,將于2021年1月1日前完成上線準備工作,按省統一部署正式啟動上線。
“信息化建設是醫保政策落地的重要支撐,是提升醫保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賴蓉表示,醫保各層面的政策實施都離不開信息系統,異地就醫、參保關系轉移接續等醫保業務的辦理,同樣離不開統一的信息平臺。
醫保電子憑證激活量達超120萬
事實上,惠州醫保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早已起步。今年3月1日,惠州市醫保局印發《惠州市推進“醫保電子憑證”建設工作方案》,確定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作為“醫保統籌移動支付”的試點單位,開始推行醫保電子憑證的移動支付,得到了各定點醫藥機構的積極配合,取得了較好的推廣成效。
據惠州市醫保局統計,目前全市醫保電子憑證激活量達120多萬個,各渠道集成實現“醫保經辦查詢”功能,兩定機構全面支持“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應用場景,醫療機構基本實現“醫保統籌線下支付”應用場景,為實現一張醫保電子憑證在全省辦理所有醫保業務打下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成為常態的情況下,惠州市醫保局依托醫保電子憑證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實現了醫保業務、互聯網診療、互聯網購藥、醫保移動支付的在線辦理,不僅極大方便了參保人就醫購藥,又減少了人員聚集,有效助力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
賴蓉介紹,該局不斷推動醫保公共服務的便民度和可及度。2019年惠州在“粵省事”接入開通醫療機構選點、醫療保險待遇明細、異地就醫服務、醫療賬戶余額等13項醫保公共服務事項,上線半年“粵省事”線上醫保事項直接辦理業務共3.2萬條次、發生查詢業務共700多萬條次,其中醫保個人賬號余額查詢業務量就達260余萬條次,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醫療機構選點等相關事項。除了“粵省事”小程序外,參保人還可選擇微信公眾號、電話聯系辦等途徑辦理醫保業務。
【南方日報記者】廖鈺嫻
【攝影】王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