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1月24日開幕。1月22日上午,30多名在深省人大代表從深圳集中出發,抵達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向大會報到。
他們懷揣民意,有備而來。雖然彼此戴著口罩,但不影響履職的熱情。在開往廣州的大巴車上,一些代表還抓緊時間修改建議。記者跟隨采訪發現,他們關注的,既有“雙區”建設、產業發展等事關廣東發展大局的話題,也有醫療、社保等民生熱點難點問題。
大灣區城際鐵路應實現公交化運營
“粵港澳大灣區面積5.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四大灣區之首,目前建成的城際鐵路里程僅404公里,對比東京灣區的2975公里、紐約灣區的8557公里,相差甚遠。”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呂國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加速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在她看來,廣東省軌道交通建設近年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對標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城際鐵路不僅規模有限,而且整體吸引力不足。當前,這些鐵路還是按照“一票一座”的國家鐵路服務模式,高峰期的發車間隔超過15分鐘,遠低于東京都市圈高峰期的2.5分鐘/班,難以形成貼近需求,運行效率不高。
呂國林說,互聯互通、集約高效的軌道交通網絡是支撐高密度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強度要素流通的必然選擇。未來,大灣區的城際鐵路一是要提速,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中明確的項目建設,并超前謀劃一批新線路,優化大灣區區域軌道互聯互通格局。二是要提質,統一大灣區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及運營服務標準,滿足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要求,讓老百姓城際出行更加便利,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醫保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盡快在粵落地
到醫院看門診,需要先墊付醫藥費,再返回參保地報銷,這對于許多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異地參保人來說,十分不便。省人大代表、坪山區稅務局局長葉麗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醫保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要盡快在粵落地。
廣東省醫保已基本實現了異地結算,但僅覆蓋住院功能,門診費用還需要“先墊后報”,既要跑腿,耗時也長。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整體規劃,將分步推進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當前,長三角三省一市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已覆蓋41個城市、8100余家醫療機構。
葉麗燕說,廣東是人口流動大省,僅深圳就有超過500萬異地參保人,這項民生政策不應落后于人。從長遠看,推進醫保異地門診直接結算解決了異地工作的后顧之憂,有助于促進人才自由流動,將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線上線下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體系
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接近500萬輛。在產業發展的同時,社會也越來越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
省人大代表、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威說,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使用動力鋰離子電池作為其動力來源,動力電池的安全風險是隨著車輛的使用不斷累積和增長的。但目前國家只頒布了針對新電池的安全標準,未出臺針對汽車使用過程中動力電池安全相關的標準規范及管理辦法。車管所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強制檢測,也是按燃油車標準進行。
王威領導的欣旺達是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他說,當前技術條件下沒有絕對安全的電池,但可以通過制度設計來保障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廣東作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和使用大省,應率先建立面向運行安全的新能源汽車檢測標準和監管體系。
王威建議,這個安全監管體系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在線上,建立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遠程監管平臺,實現車輛安全實時監控。生產企業通過監測數據發現車輛達到預警的觸發條件時,及時通過電話、短信、車輛報警等方式提醒用戶回店檢查維護。在線下,建立電動汽車檢測和電池安全評價標準,鼓勵企業開發專項檢測設備和系統,實現電池狀態精準評估。
盡快補上“外賣小哥”的“權益漏洞”
騎手在送餐途中猝死,外賣平臺卻以與騎手無勞動關系為由,拒絕承擔工傷賠償責任,2021年新年伊始,這一事件引發人們對外賣騎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的關注。
省人大代表、深圳寶安灣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陳瓊說,當前,我國外賣騎手已超過700萬人,他們頂風冒雨,掙的是辛苦錢,卻存在巨大“權益漏洞”。有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人沒有社保,他們既面臨工傷無處賠償、醫療無法報銷的近憂,更有年老生活無著落的遠慮。
為何大部分“外賣小哥”沒有社保?一方面,平臺企業節約成本,一般不與外賣騎手直接簽訂勞動合同,而是通過第三方機構勞務派遣方式進行,也就規避了繳納社保費用;另一方面,一些外賣騎手希望“掙快錢”,再加上就業的短期性、流動性,沒有審慎考慮意外風險、醫療問題和養老需求。
“這種情況不僅不利于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也不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陳瓊建議,研究制定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適用于新業態從業者的社會保險制度,平臺企業應該負起主體責任來。可以將“五險一金”作適當分離,工傷保險強制由平臺企業繳納費用,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在現行居民社會保險基礎上改進,由企業和從業者共同分擔費用。
(作者單位: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