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開賽,逾2500名選手同臺競技。記者了解到,大部分比賽將分三天進行,在考驗選手體力與速度的同時,對精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多位“世賽”金牌選手作為教練亮相此次“國賽”,帶領隊員奉上最頂尖的技藝。
技能健兒在各領域賽場上展風采,圖為信息網絡布線項目競賽。(攝影:梁喻 宋金峪)
制造團隊挑戰賽項目
三名高手聯袂比武吊車制造
往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健兒在機械工業領域的表現非常搶眼,數控銑、數控車、團隊制造挑戰賽、工業機械裝調等項目是我國奪金熱點。這些項目是國家工業水平的直接體現。
而在這些項目中,制造團隊挑戰賽堪稱“最難”。世賽所有項目中,只有這個項目被稱為“挑戰賽”,其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制造團隊挑戰賽世賽金牌選手的陳鑫鵬,在此次全國技能大賽中是廣東該項目參賽選手的教練。陳鑫鵬告訴記者,該項目不僅題目涉獵面廣泛,還是大賽中唯一一個三人參賽的項目。這就要求選手們都是設計、制造、組裝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不僅要有各自方向的拿手絕活,還要有超越自身專業和技能界限的思維能力,如此才能將團隊綜合實力發揮到極致。
他介紹,此次制造團隊挑戰賽分為設計方向、綜合方向和數控方向三人團隊進行比試,每人負責一個方向。據了解,其中設計方向的難度最大,比試又分為三個模塊,分別是產品設計、電路焊接以及時間成本。該項比試持續三天,要求選手們根據圖紙提前設計并制作好吊車帶來現場,再在現場將其逆向還原成圖紙,并進行3D打印等比縮小??s小后還要在上面安裝電路,保證吊車正常運作。最后以吊車完成過障礙、抓取物品等規定動作的時間打分。
陳鑫鵬表示,如何在保證精準不出錯的情況下快速完成比賽,是最大難點?!芭c其他項目不同,該項目連時間都是算分的?!?/p>
數控銑項目
打造“天安門”精度誤差小于0.02mm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為0.02毫米至0.08毫米,選手們要做到“分毫不差”——數控銑就是這樣一個項目。
“大到火箭航母,小到零件制作,都需要數控銑技術生產出模具,再利用模具進行批量生產。”廣東代表團數控銑項目教練田鎮基介紹道。
作為曾經的世賽金牌選手,如今成為數控銑教練的田鎮基,對該項目有著深刻理解:數控銑是以高效率、高精度的方式,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的技術,用途十分廣泛。
在全國技能大賽中,數控銑項目則要求選手依據技術圖紙,通過軟件編程來操作數控機床,對零件進行切削,從而達到圖紙所需的精度。選手不僅要了解工程圖紙和規范,掌握ISO圖文標識,還需要執行加工程序,進行工件安裝和測量。
而真正考驗選手的是材料加工生產環節。田鎮基表示:“操作的誤差必須控制在0.02毫米以內,比頭發絲還細。此外,選手們還要精通近百種銑刀,選擇最合適的進行加工,同時通過機器精準地操控虎鉗,以一種合適穩定的方式來裝夾零件材料,確保加工過程中不產生絲毫移動。”
據介紹,此次大賽數控銑項目比賽分為三個模塊,每個模塊的題目不到比賽都無法知曉?!斑x手們要做到讀懂零件圖,了解生產要求,再用電腦進行繪圖,隨后進行編碼,并將代碼輸入數控銑床設備中?!碧镦偦f。昨日,比賽圖紙包含了天安門、壓土機等眾多元素。
“零件的結構非常復雜,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溫度的高低都會影響零件的精確度?!碧镦偦榻B,比賽分三天來進行,共計17小時。每天都需要高度集中精神。
場外獻藝
粵菜師傅顯身手 豆腐絲能穿針眼
賽場內,能工巧匠競技精彩紛呈;賽場外,特色技藝也讓人一飽眼福。10日上午,記者來到展館C區14.2館和15.2館,這里展示來自全國各地技能人才工作成果、特色技藝技能以及世界技能大賽成果等。
其中,在廣東粵菜師傅展示區,記者看到,東莞技師學院老師謝愷安正在切菊花豆腐。橫切、豎切,再切成圓形,不到2分鐘,一朵菊花豆腐就完成了。菊花豆腐的絲有多細?“能穿過大頭針的針眼。”謝愷安說,他練習刀工近10年,單練切菊花豆腐就耗時幾個月。
而在廣州輕工技師學院展位,來自該院的烹飪教師粵菜師傅黎正開正在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點心。他表示,粵菜是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飲食文化之一,作為一名粵菜師傅,自己能從此次全國技能大賽中西式烹飪相關項目中“取經”。
“我特地去觀看了一些西式烹飪相關的比賽項目,感覺很有收獲。西式烹飪中采用的分子料理、低溫慢煮、擺盤等方法對粵菜有一定的可借鑒之處,兩者可以相互融合。比如,廣東一道特色的點心‘蜂巢芋頭餃’,采用西式烹飪中的液氮技術,能縮短制作時間?!崩枵_說。
“中華絕技”現場PK
陶瓷微書技驚四座
“遠看是一幅中國畫,近看好像能看到一些極其微小的字,拿起放大鏡才最終窺得微書的真容!”在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華絕技”的展演現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芝文為大家帶來他的絕技——陶瓷微書。
以瓷器為畫布,下筆輕盈穩健……在瓷器上,通過將“芝麻”般的字體有序排列,最終呈現出一幅幅層次分明的中國畫。這項陶瓷微書絕技可謂是集書法、美術、瓷器藝術于一身的技藝。
方寸之間,氣象萬千。肉眼無法清晰識別,需借助放大鏡方能看清。
在現場,嘉賓手拿放大鏡對著陶瓷上的微書細細端詳,不禁發出陣陣贊嘆聲。原來,這位嘉賓觀摩的陶瓷微書作品,在小小的瓷器上寫了《資治通鑒》節選,字數達10萬之多。
陶瓷微書作品需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攝影:梁喻 宋金峪)
展演現場,王芝文談及心路歷程:“這是一項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技術,一個作品時常耗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而技藝的傳承也很重要,我日常會手把手教年輕人這項技藝,也會經常帶著作品在全國甚至走出國門進行展覽交流?!?/p>
除了技驚四座的陶瓷微書,全國技能大賽現場還有諸多絕技與大家見面。蒙眼配鑰匙、漳浦剪花、璣鏤刻花,一項項絕技都讓現場嘉賓眼界大開。
據了解,在本次大賽期間,將有20項涵蓋高新技術、手工制作、藝術創意等六大行業領域的技能人才分時間段來到“中華絕技”的舞臺上為觀眾進行展示,最終大賽將評選出“最受歡迎的中華十大絕技”,并在閉幕式上揭曉、頒發證書。
(作者單位:羊城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