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山市委組織部對口幫扶的肇慶市德慶縣馬圩鎮東升村動工興建70千瓦光伏發電站,該項目總投資32萬元,受益方為東升村集體及16戶貧困戶。發電站將按照“自用為主、余量上網”的模式運營,預計每年收益率能達到8%以上,每年能為村集體及貧困戶帶來共2萬多元的收入。
自開展幫扶工作以來,中山市委組織部聯合幫扶工作組把發展產業項目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和鞏固脫貧成效的重要抓手,讓貧困戶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聯合幫扶工作組先后投入近200萬元入股光伏、小水電等資產收益項目,投入32萬元建設一期70KW光伏發電站,每年為有勞力貧困戶家庭成員帶來約2500元的收益分紅,為東升村每年增加3萬元集體收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投入40萬元建設中藥材基地,其中種植“兩面針”93畝、“三叉苦”38畝,為鞏固脫貧成效打牢基礎;投入20余萬元發動貧困戶養殖肉豬和三黃雞,為貧困戶實現短期增收;設立手工花扶貧工作坊,為貧困戶增收5.3萬多元。
此外,聯合幫扶工作組投入民生設施建設60多萬元,幫助埌山自然村實現道路硬底化,完善東升村教學點設施,改善當地人居環境。制定教育資助幫扶措施,每年利用單位自籌資金對全體貧困戶在校就讀子女發放500到2000元不等的教育補助金,五年來共發放7萬多元,發動社會單位開展教育幫扶共計3萬余元,確保每一戶貧困戶子女都能上得了學。
南方日報記者 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