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記者從廣州市春運辦了解到,今年廣州春運人口流動規模將顯著低于往年,客流量存在較強不確定性。春運前5日廣州旅客到發總量比2019年下降60.3%。
自駕出行預計將有所增多,因此道路保暢通壓力將大增大。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和各地防控政策的調整,客流預計將有所波動。
2021年春運,因疫情防控需要,各地紛紛鼓勵就地過年、彈性放假、錯峰避峰出行。廣州市春運辦與鐵路、民航等部門研究預測,總體來看,今年春運人口流動規模將顯著低于往年,客流量存在較強不確定性,節前客流相對分散,節后返程較為集中。
今年春運預計旅客到發總量為3647.3萬人次,相比2019年下降38.3%。其中,預計旅客發送量為1869.0萬人次,相比2019年下降36.7%,預計旅客到達量為1778.3萬人次,相比2019年下降39.9%。與2019年春運數據相比,鐵路旅客到發量預計下降近3成,民航和公路方面預計分別下降42.4%和57.1%,水路下降幅度最大,預計下降94.7%。
春運首日以來,截至2月1日,春運前5天里,廣州全市各大交通樞紐站場旅客運輸組織平穩有序。春運前5天旅客到發總量為226.6萬人次,相比2019年下降60.3%。
其中:鐵路到發旅客約164.6萬人次,下降58.9%;公路到發旅客約32.8萬人次;民航到發旅客約29.2萬人次,下降71%;水路到發旅客約131人次,下降98.3%。
廣州市春運辦工作人員王威介紹,今年春運自駕出行預計將有所增多,因此道路保暢通壓力將大增大。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預計客流也將隨之波動。
今年出城高峰集中在1月29日-2月4日(臘月十七-小年),預計2月13日(正月初二)后短途出游人數增多,緩行情況會逐漸上升。第一波返程高峰將出現在2月17日-22日(正月初六-正月十一),擁堵程度較輕;第二波返程高峰在元宵節后,即2月28日-3月1日(正月十七-正月十八)期間。
作為廣州春運的重點交通樞紐站場,今年廣州地鐵的廣州南站地鐵二號線從年初五到年十八往嘉禾望崗方向延長75分鐘,至次日凌晨0:45,廣州南站地鐵七號線從年十二到年十八往大學城方向延長運營服務時間75分鐘,至次日凌晨0:45。廣州地鐵全線網在除夕及年初五、初六延長1小時運營,至次日凌晨0:30。
公交方面采用實行“定點發班+靈活發班”的方式,延長開往市區的4條夜班線路服務時間,至高鐵末班列車抵達后20分鐘,實行“兜底”服務保障。節后疏運高峰期間,組織開行廣州南站至市區多個方向的如約巴士線路。
出租方面,2月16日(正月初五)至3月1日(正月十八)期間,每天22:30營運至疏運結束,保障白云機場、廣州南站“兜底”和應急疏運。
【2021年春運數據預測與2019年春運對比】
1、鐵路到發旅客約2460.0萬人次,下降28.3%;發送旅客約1235.3萬人次,下降27.8%;到達旅客約1224.7萬人次,下降28.8%。
2、公路到發旅客約700.2萬人次,下降57.1%;發送旅客約388.8萬人次,下降52.4%;到達旅客約311.4萬人次,下降61.8%。
3、民航到發旅客約486.9萬人次,下降42.4%;發送旅客約244.8萬人次,下降42.3%;到達旅客約242.1萬人次,下降42.5%。
4、水路到發旅客約0.3萬人次,下降94.7%;發送旅客約0.2萬人次,下降93.5%;到達旅客約0.1萬人次,下降96.2%。
【南方+記者】鄭慧梓 實習生 畢曉曈
【攝影】金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