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村擴寬道路,并建設了80多個停車位以發展鄉村旅游。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惠州博羅湖鎮坪山村是廣州、深圳的越野車愛好者無人不知的一塊“寶地”:30多公里的自然越野山路,驚險刺激,讓人欲罷不能;內容豐富的鄉村戶外體驗項目,又能讓家庭、團體出游活動足夠精彩;新鮮好味的鄉土美食和特產也讓人回味悠長……
自越野項目引進以來,坪山村從一處荒郊野嶺變身成為環羅浮山鄉村越野旅游基地,吸引了大量來自珠三角城市的越野愛好者前來體驗游玩。每到周末,超過百輛的越野車浩浩蕩蕩,已經成為坪山村鄉村振興過程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如今,隨著游客不斷增多,在村委干部的帶動下,村里還興起了民宿、帶旺了產業,在實現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游客“玩得好”“留得住”“帶得走”的同時,村民們也走上了忙碌且幸福的致富路。
小鄉村建80多個停車位
從武深高速湖鎮出口駛出,經220國道,不到10分鐘,就到達坪山村的村口。駛入坪山村,村道寬敞平坦、干凈整潔,兩側的村宅墻壁上畫著精美的壁畫,每張壁畫上還別出心裁地印著“坪山村”的logo,加上造型講究的路標和各類裝飾花草、路燈……
初入眼簾的坪山村,既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細節之處又盡顯文藝范,一花一草都盡顯鄉村的活力與生機。一種想要深入探究的感覺油然而生。
繼續沿路深入,村道兩旁的綠化帶里,村民們正忙著打理花草。與大多數鄉村道路狹小擁擠不同,坪山村的鄉道不但寬闊,可容下兩輛汽車并排行駛,而且幾乎每家每戶的門前,還專門規劃和鋪設了停車位。
“原本我們的村道只有3.5米,錯車都不方便,經過拓寬后,村道變為了6.5米,加上兩旁的綠化帶可達八九米之寬,極大方便了車輛通行?!标惿倜魇瞧荷酱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是土生土長的坪山村民,對于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也是一名“骨灰級”的越野愛好者,腦袋里裝滿了發展思路,擴路和建停車位都是他的主意。
和許多農村一樣,此前坪山村村民僅靠傳統種植,收入很低,勞動力大量外流,村里毫無生機?!拔蚁胪ㄟ^越野文化把游客帶到村里來,帶旺鄉村產業。”陳少明清楚,走鄉村旅游的路子,就必須把路修好、把車位建起來。2014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后,陳少明第一件事便是自籌資金買了一臺30多萬元的挖掘機,一土一石地開辟越野山路。
村書記開山挖路熱火朝天,可最初認可他的村民并不多。當時,有個果場主不同意陳少明把越野路通過來,擔心車隊來后有人偷摘水果。令果場主沒想到的是,車隊第一次經過果場附近,來人秩序井然向他買水果,生意火爆到袋子不夠裝。
隨著過來游玩體驗的越野車隊越來越多,村里熱鬧了起來,農產品有了更好的銷路,村民的想法也慢慢發生了轉變。大家紛紛主動配合陳少明改造鄉村,自愿讓出土地用于村道拓寬和修建停車位。
幾年下來,村民出讓土地用于擴路、綠化的面積達50多畝,全村修建停車位80多處,還修通了30多公里的越野車道,連通周邊的田排村、楊梅村等鄰近村莊,共享越野車隊旅游資源,帶動農產品就地銷售,陳少明也成為了廣受認可的致富“領頭羊”。
盤活資源吸引“過夜客”
8月中旬,正值坪山村水稻夏種時節,村里迎來了一撥游客體驗插秧,其中還不乏外國友人。“我小時候在家鄉就有過插秧經歷,時隔幾十年再次體驗插秧農作,雖然與日本有些區別,但再次接觸土壤讓我興奮又快樂?!比毡居慰托×挚藦┱f。
一場看似普通的農家勞作,便吸引了上百名外地游客前來體驗,這只是坪山村各類特色鄉村旅游活動中的一次小型活動。自越野車隊帶旺坪山鄉村旅游后,各類形式多樣的鄉村體驗游、音樂會、戶外拓展等便排期滿滿。
“把車隊吸引來只是第一步,必須要讓他們在這里玩好、吃好、住好,把他們后車廂塞滿農產品,通過他們傳播坪山村鄉村旅游目的地,帶動更多人前來。”在陳少明的微信朋友圈里,有50多個500人車友群,他是許多越野車俱樂部的座上賓。他明白,發展鄉村旅游靠的就是穩定的客流量,而車友群就是突破口。
2015年,陳少明帶領村民在村里建成了“歡樂稻場”旅游項目,并吸引深圳投資者合作,打造集田園風光、親子拓展、古村文化、越野露營、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綜合鄉村旅游基地??土鞲叻鍟r,一周接待過1000多人、上百輛越野車,不僅帶動了果蔬銷售,還給當地十幾名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讓他們在家門口每個月就能拿到三四千元的工資。
以歡樂稻場項目為依托,陳少明還鼓勵村民將自家空閑的房間用作民宿,盤活資源留住過夜客。村里統一提供房間內的被子、床單等床上用品,每間出租房間房費是150元/天,村民可以收益100元,而他們需要做的只是管理好客房和周邊的環境衛生。
村民馮小紅是發展民宿的受益者,她告訴記者,以前沒有做民宿,家里房子全部空置,現在二樓以上都用于民宿房間,每個月可賺到上千元房租,生活越來越闊綽。
“現在村里可以提供40多個床位,但數量還是不夠,我們還要增加200個左右?!标惿倜鞲嬖V記者,隨著坪山村鄉村旅游名氣越來越大,聯系他的團體也越來越多?!吧蟼€月,有個上海團體,想要過來參觀學習鄉村旅游經驗,上百人要住宿在這里,我們不敢接?!标惿倜髡f,他計劃再發展一批民宿,引進房車項目等,把旅游產業盤子做大做強。
黨建引領提升村民獲得感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坪山村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與村書記陳少明背后的越野車隊資源和清晰的發展思路有關,更與他善于激發村民和黨組織積極性直接相連。
以黨建為統領,激發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這在坪山村的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稗r村工作中的大事小情,書記都親自帶著大家干,一家家去做村民工作,讓我們受益匪淺?!贝甯刹坷盍终f。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實際上,此前的坪山村也受制于村里衛生狀態臟亂,雞鴨鵝等家禽散養的環境亂象,加上缺乏鄉村基礎建設配套,發展鄉村旅游如同天方夜譚。
“村里要拆除堆放雜物的舊房、要求村民圈養家禽,村民很多不配合,這些舊習慣必須改變,癥結關鍵在于人?!标惿倜髡f,要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形成黨員領跑、干群攜手的合力攻堅態勢,以黨員掛鉤到戶的工作機制筑牢人居環境整治的政治堡壘。
比如,遇到村道拓寬要拆舊房還沒錢補償,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掛鉤黨員便要上門溝通,與村民聊村內發展,直到取得村民的理解;遇到房前屋后衛生臟亂,黨員干部也上門規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帶頭做表率,帶領村民一起清潔村道……
此外,坪山村還充分發揮村規民約作用,用于鄉村治理。陳少明告訴記者,村里把“雞鴨圈養,雞鴨放出馬路壓死免賠”寫入村規民約,有效解決了家禽四處排便帶來的臟亂問題,也減少了家禽被路過車輛壓死導致的糾紛和安全事故;同時,村里還實行人居環境整治門前“三包”制度,以村規民約激活鄉村的自我凈化和糾錯能力,推動大家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為人居環境整治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村里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環境越來越美,生活越來越舒適?!闭f起村里的變化,村民李坤泉臉上堆滿了笑容,腰板挺得筆直,寫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你瞧,門口這處矮房就是我自費拆舊新建的,墻面貢獻出來做墻繪,外地親戚來了都說美!”
“現在不需要村干部出面,我們都知道打掃垃圾,維護村莊環境,因為這是我們的家?!崩罾と€自豪地說。
據統計,去年以來,坪山村充分發揮村干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引領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拓寬改造村道約7公里,拆除危房、舊房面積約1萬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空地約5萬平方米,并開展河道溝渠、魚塘清理等。
如今,坪山村人居環境工作已成為十里八鄉學習的樣板,隨著農村環境的顯著改善,不僅提高了鄉村旅游的體驗感,也讓村民感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無形中重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產業興、環境靚、鄉風美已成為坪山新農村的真實寫照。
南方日報記者 烏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