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9日電 (蔡敏婕 梁千帆)廣東省肇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肇慶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計劃到2025年,基本建成市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記者近日走訪當地住宅小區、小學和垃圾集中處理地,了解該市垃圾處理運作情況。
在肇慶市端州區名城星岸小區,小區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張貼在不同的地方,此舉提高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垃圾分類回收量也在逐月提升。
業主張女士拿著兩袋垃圾到垃圾分類站,分類投放到廚余垃圾桶和可回收物垃圾桶?!白鳛榫用?,我們也是要適應當下的城市垃圾處理新潮流?!睆埮空f,她到肇慶居住已有十年,在各種渠道宣傳下,她學會了垃圾分類的相關技能,自己在家就會給垃圾做好分類,“自己家里的外孫女因為在學校也有學習垃圾分類,因此全家對于垃圾分類的工作都很自覺,且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據統計,肇慶城區482個居民小區中,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從2020年314個,增加至目前434個,垃圾分類覆蓋率從65%提升至90%;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從2020年12%上開至26%。

利用使用過的利是封做成的紙魚、用廢置木板和樂高拼接成“機器人”……在肇慶市第七小學,該校通過對全校師生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并且把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到各科課堂,加深學生對垃圾分類的了解。
“我們通過學科教學,讓孩子們知道很多垃圾是寶貝。例如,我們的科技課堂,就可以把一些廢舊物品、玩具,通過拆裝、重組成一些新的自己喜歡的物品,作為室內的小裝飾?!闭貞c市第七小學老師龍瑞虹說,作為該市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學校,該校從“小垃圾大作為”“小垃圾大社會”“小垃圾大學問”三個層面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肇慶市教育部門印發了《肇慶市推進校園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各級學校依托課堂教育、校園文化宣傳、社會實踐等平臺,把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處理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內容,肇慶市城區共87所學校已實現城區校園垃圾分類全覆蓋。
在肇慶市光大廣環投環保能源(肇慶)有限公司廠區里,每日超千噸的垃圾集聚于此。分類后的廚余垃圾由餐廚垃圾車分類收運后,分類運輸至該公司進行集中處理。截至目前,該公司處理生活垃圾約120萬噸,提供綠色電力5億度,相當于節約標煤15萬噸。
“垃圾要是埋在地下,它有的東西可能是塑料袋,一百年也不會降解,但是在我們這里大概40分鐘或者50分鐘可以焚燒完成,節約了土地?!惫獯髲V環投環保能源(肇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宏智稱,分類收運的垃圾進入廠區后分類處理,垃圾焚燒過程中輔助燃燒系統、煙氣凈化系統,97%被資源化利用,如熱能發電,爐渣作環保磚底料,水蒸氣液化處理后回用,剩下3%的飛塵,經固化后處理,所有的排放物均優于歐盟標準和國家標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