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珠海市醫學會、澳門眼科學會聯合舉辦的珠海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年會暨珠港澳眼科高峰論壇在珠海舉行。來自北京、廣州、溫州、成都、澳門等地的300多名眼科醫護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交流眼科疾病診治的進展,分享眼科基礎研究的成果。會議嚴格落實疫情防控,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珠海市醫學會會長、珠海市醫管中心主任梅文華博士、珠海市醫學會秘書長傅慕韜、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院長楊榮源、珠海市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副院長楊仁軒等領導出席。

珠海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委、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眼科主任祁勇軍介紹:電腦、網絡、電視的普及和游戲、短視頻的風靡使得視功能失去平衡、雙眼視問題、視疲勞、干眼癥等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特別產生了一批青少年近視眼。據統計,我國青少年近視人數約4億人,居于世界首位。這不但為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還嚴重消耗社會資源,直接影響社會發展。
據悉:此類眼科疾病80%是可防可控的。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為此,珠海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專家講壇環節,現場學術氛圍濃厚,高潮迭起。中山大學眼科中心、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名譽主席葛堅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長、廣東省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委陳偉蓉教授、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澳門眼科學會會長梁珍教授、澳門鏡湖醫院、澳門醫學??茖W院五官科學院院長賴一凡教授、佛山市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朱敏主任、中山市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趙歧院長、江門市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彭超主任等16名來自北京、廣州、溫州、成都、澳門、珠海等地的知名專家就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眼視光、角膜及眼表疾病、小兒眼病等多個眼科領域進行了精彩授課和深度的講解。同時,圍繞眼科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治療過程的一些病例與參會者進行了探討、分享和交流,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饕餮學術盛宴。由于疫情原因,北京、溫州等地的專家通過網絡形式,開展學術演講。

與會人員皆表示:交流課題貼近臨床,傳遞眼科臨床及技術應用前沿信息,促進眼科工作者相互交流、借鑒、學習,對眼科事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珠海市醫學會會長、珠海市醫管中心主任梅文華博士指出:珠海市醫學會致力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學術交流,促進學術繁榮。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實施當年,珠海市醫學會迅速啟動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學術活動,今年是第三屆。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為學術活動注入了新動力。本次會議由珠海市醫學會和澳門眼科學會攜手主辦,希望打造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有效推動大灣區學術交流合作,共進共贏。(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