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春節,響應“就地過年”倡議,全省各地文化場館紛紛推出形式多樣的文化旅游惠民活動,提供豐富多元的假日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既為當地市民獻上高品質文化大餐,也為留粵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送上溫暖與歡樂。
例如,在廣州,文旅部門就通過文創市集、粵劇粵曲上“云”等方式,讓當地市民和留穗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感受“廣府年味”;在梅州,以體驗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客都人家”,也吸引了不少珠三角游客前往打卡;在韶關南雄剛被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洋湖村里,當地少年正潛心練習舞獅技藝,他們決心把非遺文化發揚傳承……
南方日報訊 燈籠搖曳,喜慶迎春,東莞圖書館里年味十足。春節期間,該館準備了“線上充電站——技能培訓專題圖書推薦”“新年悅好書——主題圖書推薦”“郵享閱讀——新春免郵惠民活動”等六大主題、三十多項文化活動?!皥D書館在線上線下都有讀書活動,哪怕過年不能回老家,也過得很充實?!眮碜运拇ǖ摹靶螺溉恕毙∷涡χf。
大年初四,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內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市民游客的歡聲笑語。據工作人員介紹,該館春節期間推出了以“牛年忘煩——博物館陪你過年”系列科普活動,并在古生物展廳舉行“恐龍尋親記”科普互動秀,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活動通過角色扮演為觀眾介紹了關于白堊紀恐龍的知識。
“春節期間,我省各大博物館在計劃組織線上線下展覽及活動達845場,以館藏展、合作展、引進展、流動展等形式呈現,為廣大留粵群眾提供文化盛宴?!笔∥穆脧d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廣州農講所舊址紀念館引入“農講所智能導覽系統”,建立農講所舊址360度全景建模;廣州魯迅紀念館推出“觀眾之美——魯迅館里的你我他”線上展覽;鶴山市博物館推出“‘影迷’魯迅”線上展;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等,精心籌劃的年度特展為游客提供多元選擇。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留粵過年的文化需求,全省多地公共文化場館特別開展專場活動,讓留粵人員在假日期間亦能感受別樣溫暖的新春節氛圍。據了解,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機構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共約900余項,包含閱讀活動、展覽展示、專題講座、藝術培訓等內容。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精心策劃了充滿年味的“中圖牛迎新春”系列活動,為就地過年的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服務;廣東省文化館開展“節慶‘嘆’非遺——春節、元宵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以互動體驗的方式讓市民和游客感受非遺魅力;廣州圖書館推出“閱讀攀登計劃——閱讀大禮包陪你過大年”活動,為留穗過年的青少年準備了2021個閱讀禮包,讓閱讀陪伴假期。
記者 李文軒 畢嘉琪 通訊員 粵文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