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專場)在珠海市電視臺舉行。
珠海市民政局局長陳耀平介紹了珠海市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進展情況,并與市民政局副局長羅布共同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高齡重度失能長者,可享受相關補貼
陳耀平介紹,《珠海市高齡重度失能長者長期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下稱《實施方案(試行)》)將于2021年1月1日實施。近期,市民政局就政策申請、機構確定出臺了兩個相關的配套文件。
根據《實施方案(試行)》,具有珠海市戶籍且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已達或預期將達六個月以上,病情已基本穩定,未患有急需治療的各種危重疾病,護理等級評定達到3級及以上,且未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政府集中供養、分散供養的高齡老人。符合如上條件的長者入住珠海市長期照護服務定點機構,可獲得最高2500元/人?月的補貼。
其中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已入住定點服務機構的高齡重度失能及以上的服務對象,按照不高于5000元/人?月的標準,由財政予以20%的補貼。對入住定點服務機構且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重度失能及以上的服務對象,其醫療費用由醫保基金按照1500元/人?月的標準結算。
珠海市民政局局長陳耀平。
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實事任務
陳耀平介紹,珠海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市政府2020年度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與國家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建設、市委主題教育部署的工作任務統籌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8日,全市建成24個鎮(街)居家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306個村(社區)居家養老設施,配建168個長者飯堂,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實事任務,在全省率先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100%城市社區、90%農村社區的目標。
在國家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驗收考評中,珠海市被評為"優秀"等次,位列全國前十并獲得專項獎勵。
珠海將建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補貼
針對下一步工作思路,陳耀平表示珠海將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使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一是珠海將高起點、高標準開展《珠海市養老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珠海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加快推動《珠海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立法。
二是珠海將創新服務供給,形成養老服務新業態。在社區層面加強具備全托、日托、臨托、上門服務功能的微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在提供高質量綜合性養老服務的基礎上,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試點探索設置家庭養老床位。進一步強化市場主體,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公建民營,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引導、人才輸送等多種措施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并逐步實現"自我造血",讓老人在享受政府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享有更多種類、更具個性化的市場服務選擇,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三是珠海將加快人才培養,實現服務供給可持續。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建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制度,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儲備人才,為家庭、社區、機構養老提供專業支撐。
南方日報記者 冉小平